H5 划页动画,相信大家已再熟悉不过。随着越来越多 H5 生成工具不断出现和各自功能提升优化, H5 制作成本已越来越低,周期越来越短。就推广效果来说,虽然在付费转化率方面的成效一般,但在提升品牌曝光率和事件影响力方面,可以说是广告互联网视觉革命的先行军。
作为移动端主流营销推广方式的一种,虽然曾一度因时效性短、转化成交下单率低、创意成本高等原因广受诟病,但到现在,能依然受各大品牌商和UED团队青睐,还能让微信平台特意为H5推广定制权限规范并为优秀作品大开绿灯。H5的作用影响力可见一斑。
纵观H5整个创作过程:策划、操作逻辑构思、脚本草图绘制、设计制作、开发实现…真的会很嗨,但当大家都在致力于研习H5的不同表现手法时,是否有关注和反思一个问题——我们的H5会不会看起来像是自娱自乐?
终于扯到正题了,high还是要high的,但怎么做到让H5不止于自嗨?
首先了解几种用户现象——什么情况下会促使用户点击或主动转发?
戳中用户痛点,自然会引起共鸣。以下痛点,可以试着戳戳看:
比起细分领域的礼品,大众优惠项—如返利、优惠券、购物券、电影券等吸引力一般会大一些。
其次要知道几个数据真相:
拉新?留存?促活?提升品牌曝光率?不同目的决定策略方向及投入成本(成本意识很重要)
从消费心理角度界定用户群体不同属性,为自己的目标用户量身定制推广题材(来自数英网的一则数据新闻:浏览量最高的1000个H5作品中,42%是心灵鸡汤,最高17,358,480 uv;27%是测试题,最高49,940,339 uv;15%是社交互动游戏,最高2,892,047 uv;5%是大型品牌宣传,最高551,195 uv。)
除了H5本身的吸引力,渠道也是影响传播的重大因素,微信公众号、朋友圈、微信群、微信广告、微博、LinkedIn、QQ群、QQ空间、新闻客户端、App广告、广点通,都是国内H5推广的可行渠道,根据分析目标用户社交习惯,针对性选择渠道来有效提升传播效率。
磨刀不误砍柴工,确定市场需求和推广目的,才有可能保证方案 “先做对,再做好”。(借用DDC运营设计师Gary的经验观点,与市场预期不契合,再好的创意方案也是不能推的)为避免“胎死腹中”的高成本悲剧,还是先做好这些前期准备工作
H5要兼具娱乐性和推广性,不是件容易事。但如果能兼顾市场需求同时又能让设计“玩”起来,是件听起来挺刺激的事儿。
数据能帮我们验证一些问题和发现一些潜在趋势,但PV/UV也不是衡量推广效果的唯一标准,没有达到百万用户的H5就不是好的营销推广?也不然,定位精准用户,找到适合的推广方式才是重点要考虑的。
更多资讯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